在他们这帮泥水匠中,同兴村蒋家浜的管雪荣,同里后港“阿钵头”的徒弟蔡建伟都是打头灶的高手。专业砌灶的师傅们包揽着古镇“馆子店、茶馆店、浴室”老虎灶的维修与改造等高难度的活儿,当然他们的辛勤付出也会得到不菲的报酬。
裁缝店旧事
让《广陵散》真正出名的,是魏晋'竹林七贤'之一的嵇康。那句'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'让后人得以一窥竹林贤士之风骨。
记得我们镇上的王裁缝最擅长做中山装和西装,又以艺高人胆大著名,他量尺寸极其精准,做出来的衣服增一分太肥,少一分太瘦,完全贴合身材,这样的衣服的确挺括合身。缺点是衣服做好了,主人要绝对精心保持体型不变。这对于俭省的小镇人来说,肯定是不划算的事情。不过这却极其投合时髦姑娘的胃口,她们反正一天到晚翻行头,又极其在意自己的身材。于是王师傅的裁缝店里一天到晚衣鬓香影,挤满了时髦的姑娘们。
以前的孩子得了小儿麻痹症,家里人就会说,让他(她)去学个裁缝吧,有一门手艺,日后也好有碗饭吃。为什么瘸子要去学裁缝?因为裁缝师傅是坐着的,不需要劳动双腿。我看过瘸子踩裁缝机,一点也不比健全人慢,这也是熟能生巧吧!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裁缝师傅都是瘸子,但是在我的印象中,当年镇上好几个出名的裁缝师傅却无一例外都是瘸子。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(点击QQ号复制,添加好友)